三伏趣闻
历史上的三伏天有多热
这周已经进入了伏天,天气也是越来越热了。三伏天就是指一年中气温高,湿度大,最闷热的日子,这段时间被称为三伏天,一般三伏天有三个阶段,头伏,二伏和三伏,一般的三伏出现在每年阳历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大概40天左右的时间。但是每年的日子会根据季节的转变有所变化,有所不同。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那么,历史上的三伏天到底有多热呢?在没有摄氏度符号的古代是如何记录高温天气的?
“三伏”之说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本纪》载:“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而今,气象学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作为高温的标准。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但只有270年的历史,所以中国古代没有这个概念。古人有关高温天气的记载较为模糊,常以“酷热”、“炙热”、“炽热”、“晴热”、“极热”、“炎暑”、“炎日”、“赤日”、“热伏”来记录,所以也就难以考证古代的高温天气到底是多少摄氏度。
明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丁丑,雨泽愆期,苗稼干耀,出缺群黎秋成之视。”“酷热酷热,国皆门中少睹人,(护乡)河水减半,草木遍黄,无以死气希望。”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时至四庚之日(两伏),热热易耐,燕天皆赤日,顺天府各县均有病暍(中热)者,唯年夜兴、宛仄常多,毙命者百余人。”“炎热已半月没有足,炎日气(温)下,()乡中车稀人疏,多有暍者沿街而卧。”
明万历两十八年(1600年),京畿“亢涝炎热,诸谷焦耀,瘟疫流止。”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年夜教士圆从哲上止:“日者,天利暂涝,雨泽稀微,赤日流金,土焦泉涸,国皆内里,疠疫衰止。”
清朝也呈现过数次伏热炎热气候。《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农历七月)壬午:昔日值严冬,气候亢阳,雨泽维艰,酷热特甚,禾苗重蒿,稼穑甚忧,六月酷热,自皆门相当中热伤人畜甚重。”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载: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京师盛暑”。六月初一日,乾隆帝谕:“近日京师天气炎热,虽有雨泽并未沾足,若再数日不雨,恐禾苗有损,且人民病暍者多,朕心深为忧惕。”
我们现在,有空调,有风扇
三伏天也好过了很多
在炎炎夏日,躲在空调房中
吃着冰西瓜,唱着歌
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