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estria是一对非常不PMC的PMC音箱。当然,我指的是外观。一直以来,PMC音箱给人的印象都是传统的方正箱体,配上自家制造的单元,设计和声音都低调,却有着特殊的魅力,让音乐爱好者听了就不能自拔。可是,fenestria把所有刚硬的线条都打掉了,带着曲线和光影,配上镂空甚至中空的结构,PMC打怎会生出这样一个不像自己的音箱呢?
In Too Deep
Dustin Tebbutt - First Light
因为他们想超越自己。想要做一对能够排除所有振动、噪音和失真干扰,使人纯粹听见音乐本身的音箱。经过长达5年的研发,这个新诞生的旗舰音箱,与它所有的兄弟都不像,但细读它的DNA,却是继承了PMC的血统无误。
独立窝巢设计的中高音模块
fenestria的基本架构其实很单纯,就是三音路。高音和中音模块位于中央,上下各有一截低音音箱,每组低音都有两颗低音单元。但,高、中、低音都是专专为fenestria开发的全新单元。高音单元的振膜采用SONOMEX材料制成,软凸盆本身直径19.5mm,另配上直径36mm的悬边。高音的磁力系统以铝合金音圈套筒绕上纯铜线圈,磁铁则为整组钕磁铁总成,音圈后方设有腔室,内藏吸音芯以吸收背波,音圈且有磁液冷却以利散热。高音单元固定环有两层,外侧是不锈钢,内部夹有Aureole硅胶阻尼悬吊环,从背后固定在中高音模块总成上兼具稳定与阻尼的效果。高音的振膜前方还有一个金属扩散罩,不只可以保护单元,更能透过孔洞来控制高音的扩散并提高效率。
中音单元则是PMC著名的75mm软凸盆中音,天然纤维制成的振膜需要经过三道手工上胶,正面两次、背面一次,每一个振膜单是上胶、干燥,就要花两天以上时间。为了让中音单元运动更精准,他们用上双层悬边。磁力系统内还加装了降低感抗的铜环,让单元运动更线性。为了吸收背波,后面还有特殊的阻尼物。最特别的设计则是背后的子弹型独立腔室,其形状经过精密计算,因此不会与其他单元发出来的频率形成共振或反射。
为什么要有这种子弹腔室?跟其他单元发声有什么关系?因为fenestria的中高音是整个外露的、半独立于整个音箱的模块式设计,原厂称这个机构总成叫做「窝巢」(nest)。看起来,这就像是一个铝合金帐板,让单元由后方固定其上,但面积很小,而且周围都是弧面,这样小面积的前帐板,可以减少绕射产生的失真。单元开口周围的弧度都经过计算,构成浑然天成的导波器。而这整个窝巢总成与上下两个低音箱体分离,上下左右四个角透过阻尼材料作为悬吊系统,与低音箱体相接,却又达到分离的作用。这个设计在PMC产品史上堪称创举,藉此使中高音的发声更为干净。
Nest
Justin Nozuka - Ulysees
4只复合式三明治结构振膜低音
讲完中高音,来看那四个低音单元。很难想象,PMC用在旗舰音箱上的低音单元竟然只有6.5吋,可是,低音延伸竟可以达到23Hz。这是怎么办到的?首先,PMC要求低音的失真要低,不仅高音、中音讲究低失真,低音也要低失真。他们采用复合式三明治结构的振膜,中间是多孔的蜂巢阻尼结构,本身材质相当坚硬,前后两侧则各夹上一层复合材质的编织层,其经线是玻璃纤维,纬线是碳纤维。而这个振膜材料谁提供的呢?是由专门供应给赛车厂的材料供货商做的。而背后的磁铁结构则用上双磁铁系统,配合双层绕线的音圈,加上高刚性的铸模合金框架,目的无他,让这低音单元可以更精准而快速的反应。
ATL先进传输线配Laminair导流出风口
BB5的低音是15吋,MB2的低音是12吋,同样是全平面低音振膜的IB2是10吋,但fenestria的低音却只有6.5吋。你没看错,真的是6.5吋,很难想象可以发出低到23Hz的低频。不过,我不讲,很多人大概也猜的出来,PMC能让体积不甚大的音箱发出又深又沈的低音,秘诀就在那个ATL传输线设计。这个「先进传输线」(Advanced Transmission Line )透过将箱内空间进行「切割」,利用隔板做出曲折的通道,让低音单元背波透过通道直抵出口,还能达到相位正确。ATL传输线有什么好处?就像fenestria所证实的,它让音箱即便体积小、容积受限,也能发出深沈的低频,并且能保有在小音量下也有充足的低音量感,也因为低音得到改善,连带中高音听起来也更鲜明生动。
这个ATL传输线的出口也有学问。PMC在传输线出口处设计了多重分隔的出风口,这个称为Laminair的空气力学出风口,灵感来自F1赛车和Le Mans赛车的空气力学应用。因为ATL传输线会让空气在加压状态下高速流动,但抵达出风口时因为压力改变而形成扰动,不规则的气流扰动会阻碍出风。透过Laminair空气力学设计,就让气流得以平顺、快速且有效率的通过,气流噪讯也随之减少。有了Laminair,ATL传输线的效益得到增进,进而使低频表现更好。
Air in A minor (from The Dragon and the Moon)
Denise LaGiglia - Mystic Vista
高、低音量感可调
至于分音器,PMC从来没有马虎过。fenestria将分音器至于箱体底部,并且以多达10组避震脚垫起,作为悬吊系统,让分音器宛若浮在空中一样,得以排除箱内的振动干扰。分音线路采四阶分音,每八度有24dB的滚降,藉以减少频率重迭的部分,让整体频率响应更平坦。其上的零件都经过严格挑选,测得精确数值方可采用,其中特别使用无感抗电阻和低阻抗电容,藉以降低噪声并提升声音的透明度。线路板的铜箔加厚,并采军用级的玻璃纤维板制作PCB。所有零件在分音器线路板上的线路铺排,都经过反复测试而得。零件怎么摆也会影响声音?会的,PMC创办人Peter Thomas一直都这么相信,也一直这么做。此外,背后音箱端子两侧各有一个六角型的立体旋钮,一个负责高音,一个负责低音,用家可针对自己的聆听环境,就高低音做正负1~1.5dB的微调。
赛车工程技术之外,还引进建筑工程设计
最后,还有一个重头戏,这也是PMC在fenestria上绝无仅有的设计,那就是箱体两侧的弧形平面翼板(planer wings)。你看到fenestria两侧那漂亮的弧形板并不是箱体本身,那只是「外挂」在箱体两侧的板子,与箱体间以带阻尼的悬挂座连接。这个平面翼板是用来消除箱体振动的。怎么说呢?这个翼板的用途就像挂在摩天大楼上的调谐阻尼器,这个重物装置在地震时或遇强风时,透过摆动来抵销大楼的应力。这个翼板的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箱体发生振动时,两侧的翼板会产生反向的振动,藉以抵销箱体的振动。振动消除了,声音就更干净了。PMC在fenestria上下的功夫,不只用上音箱厂的知识,还应用了赛车的空气力学,更向土木工程与建筑学取经;买一对fenestria,买到的岂止是音箱而已?
Wings
Just A Gent;Olivia Grace - URCA
音响大空间,声音舒展好自在
用什么搭呢?全套AVM是也。包括入门讯源Evolution MP3.2多功能播放器,身兼DAC、串流播放器和CD唱盘的多重功能,光是数字输入就多达6组不同的接口,配合AVM自家App操作,非常方便且实用。这次试听,都靠它。扩大机则是较高阶的Ovation系列PA8.2前级与SA8.2立体声后级。PA8.2前级采模块化设计,用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打造最适合己用的前级。SA8.2后级在8欧姆负载下可输出250W功率,负载降到4欧姆,功率倍增到500W。有此强劲的输出,全赖于充沛的电源供应—1,000VA的环形变压器,以及多达200,000μF的电容量。
展示空间挺大,但目前只规划了一半的场地,系统摆在靠外侧这半部,因此,对系统来说,几乎是半开放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是最佳状态,却是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要在这里展示高级音响,相当考验店家的调整功力。虽然受限于目前的规划,但麇囷得利于大坪数空间、挑高楼层,周围墙壁均是实心砖墙,因此,即使不是摆在室内最佳位置,依然能有相当的施展余地,至少,在低频能量上得以舒展,不致有过多的驻波;透过toe in内倾角度,减少了两侧墙面条件不均的劣势。商品销售,可以靠话术,但高级音响销售,往往得靠真功夫,店家不会调整,不懂搭配,或者不知道该用什么音乐来展示系统的强项,就不容易打动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的心。
Kung Fu Fighting
Cee-Lo - Kung Fu Panda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透明的音场,真实的质地,丰富的信息,完整的低频
那fenestria能打动我的心吗?我期待着。去年12月Peter Thomas亲自来台发表fenestria,我也在现场。当天播放的音乐让我印象深刻,由于PMC长期与录音室合作,手中握有许多实验性的、未发行的音源,他们挑出这些音源来播放,让人深刻认识到音乐的质朴之美,如此自然又真实。是的,将近一年后,我又经历一次。
fenestria的声音十分干净透明,音色极其自然,声音厚度恰到好处,形体明确又具像,带宽宽广,两端延伸无碍,动态表现力杰出,特别是微动态部位的纹理与细节,fenestria把音乐里的信息都挖了出来,而且以宽广的幅度展现之。
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可以为证。我挑的是Alice Sara Ott与慕尼黑爱乐合作的版本。音乐起始时的四音符下行,配上后来钢琴的三连音,那个宣示「我来了」的开头,带着十足的震撼力。随着音乐展开之后,fenestria便展现出它过人的透明度,钢琴的立体感鲜明,与乐团的声部分布相映成一个清楚的舞台画面。我真喜欢PMC表现的钢琴琴音质感,而fenestria表现出来的琴音兼具了力度、幅度和彩度。它没有那种飘逸如梦境的泛音,却给予了十足的饱满度,即便走到高音,琴音还是具体且饱满的,结构非常完整,fenestria让钢琴听起来实在像真的一样。从高音到低音,那声音的质地扎实极了,低音和弦不只有丰富的共鸣感,而且可以透出那个下压的力道。钢琴不同于其他的乐器,它以琴弦振动发声,发声机构却有打击乐的特质。它的带宽广、动态大,对我来讲,一套好的系统,一对好的音箱,其考验只有一个,把钢琴播好就够了。fenestria放出来的钢琴实在美极了。难怪录音室要用PMC,它的声音不是求一个想象的美感,而是一个近乎真实的美。真到底,就美了。
1. Allegro maestoso
Alice Sara Ott;Munchner Philharmoniker;Thomas Hengelbrock - Tchaikovsky / Liszt: First Piano Concertos
fenestria的透明度还不只是让音场看过去清晰无比全没遮蔽,它的透明度,是让你看清楚音乐里的一切。这份Alice Sara Ott的录音相当优秀,我在很多系统上都听过,这次却让我听见了一些过去从未听见的。那个在底部轻轻推涌的低音提琴声部,因为频率低,力道轻,在较小的系统上都很难察觉,即或能够感知,却很难感觉到那个份量。我在家里用JMR Abscisse Jubile,那是小型落地音箱,要重现这个部分,都是轻描淡写、仅仅带过而已,fenestria重现这个却一点不难,真像现场。
它的低音单元不过6.5吋,四只低音配起来,加上ATL传输线结构,低音和规模感都远超想象,而且,让人激赏的是,明明是小尺寸单元,还能有全频段的宽松感,声音一点不敢压力。听第三乐章,开头的强奏,强悍有力,AVM SA 8.2驱动起来带着一种优雅和精致感,带着一股绵柔的劲道,出手之间,明快有力却又有着优雅姿态。钢琴以快速音群铺出宛若波光的色彩,生动又缤纷。弦乐以固定音型堆加上去,钢琴以强悍力道加入,乐团以几乎淹没钢琴的声量涌现,钢琴与乐团力拼较劲,最后则在彼此呼应的短句下结束。精彩的柴可夫斯基,精彩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精彩的fenestria。
轻松掌握动态幅度,能恢弘亦能精微
fenestria具有宽广的带宽和动态,高度透明的声底,把一切音乐里的信息都挖了出来,什么细节都藏不住。例如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1987年DG版的马勒第二号交响曲。从第四乐章听起,那原是女低音的乐段,这里则是Christa Ludwig唱的,她是次女高音,这样一来,歌声的色彩和感染力更丰富,后面的二重唱乐段才不至于被女高音抢去风采。第四乐章恬静又神圣,那柔软又有温度的女声,每个转折都有血肉。当我们还沈溺在那平静安详的乐音里,一进到第五乐章,马勒给了一个极其震撼的开头,那一前一后的动态对比真是剧烈。这就是大系统无可取代的价值,fenestria表现起这样巨大动态对比的乐段,真不感到有限制。特别精彩的是那个微动态。马勒在音乐里铺陈了许多微弱的演奏,我让音乐维持在齐奏乐段能奔放挥洒的音量,当音乐走到轻柔处,仍须维持高度的清晰和明确感。动态不够完整的系统,恐怕无法鱼与熊掌兼得,要弱奏清楚,待音乐走到强奏时,又怕音箱无法承受而有失真,音乐就难听了。fenestria的设计从头到尾都在力图降低失真,在还原音乐动态时,它显现出一种高度自信的姿态,是一个充满说服力的马勒。不信,你听Wieder Sehr Breit到Wieder Zurueckhaltend的音轨,就懂得我在夸什么了。马勒给出「宽广」和「克制」的指示,你的音箱能遵从多少呢?
Mahler: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 "Resurrection" / 5: Im Tempo des Scherzo - Mit Aufschwung, aber nicht eilen - "O Schmerz, du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Barbara Hendricks;Leonard Bernstein - Symphony No.2 in C minor - Resurrection / 3rd Movement - (Scherzo)
这首交响曲说的是「复活」,不仅耶稣复活,信祂的人也要复活。他拉出了深远的音场,铜管从后台吹奏,营造出无比的深度。这里铜管和木管的质感都好的无比,质地真实而具体,接下去导出合唱团和女高音,合唱团轻声合唱,那个声音是一片的,女高音Barbara Hendricks唱出宛若天籁的歌声,乐团缓缓出现,像是在光辉中看见耶稣,看见天父,看见复活的盼望。乐章前面的激昂在这里都消融于那无比的神圣氛围里了,弦乐有着丝绒般的滑顺和光泽,那实在美的无比。跟着女高音唱出「O Glaube O Glaube」荣耀荣耀啊,合唱团庄严地把音乐带入末了的高潮。二重唱出现了,合唱团以卡农的型式轮唱着相同的乐句,音乐开始推往最高潮。即便在这样的乐团、合唱团的齐奏下,fenestria的舞台赶还是清楚的,真是让人惊叹。管风琴加入后,听见那底部的深沈乐音,听见一层一层的和声,听见远方传来的定音鼓,听见钟声飘然而来,听见那厚实饱满的低音弦乐,听见辉煌又灿烂由长号领军的铜管,这就充分说出了fenestria的魅力。音乐到了fenestria手里,都不再是死的,都复活了。
音色准确性高,让你辨识中提琴的存在
大编制的音乐当然无疑是fenestria的强项,小编制的室内乐也一样精彩。例如卡普松兄弟和其他法国独奏家们演出的鳟鱼五重奏,这份录音的透明干净,乐器质感真实又直接,钢琴晶莹剔透又颗粒分明,一派流畅。小提琴的歌唱性十足,大提琴操着迷人的鼻音,低音提琴不实以厚重的音符提醒我们他的存在。我还有谁没讲?是啊,中提琴。中提琴常常被忽略,他的音色不高不低,不易分辨。但在fenestria上,你可以听得出那个是小提琴,那个是大提琴,那个又是中提琴,不只是对话应答时听得出的差异,甚至在合奏时也可感觉到他的存在。fenestria的中频解析力真是好。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14 in D minor, D.810 -"Death and the Maiden" - 4. Presto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Schubert: Trout Quintet / String Quartet in D minor "Death and the Maiden"
饱满而真切的声音质地,让录音听来像现场
好的音箱绝对不能只能限定播放哪种类型的音乐,必须适应广泛。PMC向来杂食,fenestria自然也是如此。听Oscar Peterson Trio的「We Get Requests」专辑,那真过瘾,fenestria干净透明的声底,同时带着扎实绵密又饱满的质地,唱起爵士乐真是好听。Oscar 的琴音颗粒分明,带着一点木头味的琴音,说出了那个录音年代的美好。左侧Ed Thigpen的鼓利落敏捷,右侧Ray Brown的贝斯则饱满浑圆,拨奏起来弹性十足。细节,我不禁要夸fenestria的细节信息量,即便是1962年的录音,那细节信息仍然丰富,你听铜钹的声响,你听鼓声敲击的质地,又快又准又真实。我前后讲了几次真实了?fenestria真是一对真实度极高的音箱。
The Day Of Wine And Roses
Henry Mancini;Johnny Mercer - We Get Requests
在慕尼黑音响展,PMC展间就用3支fenestria当左中右声道,搭配环绕声道,让我们体会重现录音现场的感觉。我入场时,示范的是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专辑,看到fenestria,我想起这张专辑,放上一听,啊,真是美好。这是1959年的录音,比前一张还早。听「So What」,音色温暖质地厚实,Miles的小号嘹亮且有几分亮丽,绽放着温暖的光泽。Coltrane的次中音萨克斯风真实感亦是一流,那种簧片振动的质感,加上气流推挤金属管壁而有的那充满金属质地的声音,实在迷人。Cannonball Adderley吹奏的中音萨克斯风音色截然不同,浑圆一点,精致一点,风格也不像Coltrane那样奔放洒脱,显得更优雅一点。Jimmy Cobb的鼓组和Bill Evans的钢琴,提供稳定的节奏,同样地,质感鲜明。还可以转听「All Blue」,当中各乐器的音质特色一清二楚,用fenestria听音乐,真的不像录音,真的好像现场。
So What
Miles Davis - Kind Of Blue
充满魅力的人声
再放PMC在2013年推出的示范CD。开头第一轨,是印度音乐家的演出,带有东方的神秘色彩,打击乐真是精彩,重量、速度、冲击、形体、比例,配合吹奏的乐器,呈现出充满色彩的音画。fenestria重播鼓声时的冲击感,就算我坐在离音箱3-4米远的位置,一样感受得到。音乐经过短暂的休止,由男声吟哦开始,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再接着反复发展同样的乐句,然后换成女声,一层一层渐次上去。第五轨「500 Miles」一曲中的吉他铿锵又具体,美得不得了,飘然而上的琴音,有着层层的变化。男声则厚实饱满,人声演唱在PMC面前从来都满了魅力。下一轨开头又是吉他,还配上打击乐,扎实有力的鼓声,你知道我又要说什么了—好真实啊。第七轨开头的低音提琴,用拉奏的方式,拉到高把位时像是大提琴,但低音落下去之后,就知道那是低音提琴,丰厚又深沈,可是,要能把这音色说清楚,却不简单。我前面以鳟鱼五重奏说过中提琴的莫可奈何,这里又是不想作自己的低音提琴。可是,到了fenestria面前,都要开诚布公。这里的女主唱嗓音写实,形体比例自然,发声细节无不清楚,而且形象立体。PMC音箱非但听古典音乐好听,放起流行音乐更显其高明。
500 Miles
The Innocence Mission - The music from beautiful angel
听见快速、强劲、冲击的鼓声
说到流行乐,就来试试流行天王的歌。听Michael Jackson的「They Don’t Care about Us」,电子鼓强劲有力,快速干净,满有冲击感;当电吉他张扬起来,那嘶吼的吉他声充满魄力的演奏,交织出一块丰富而美丽的音画,Michael的歌声还有重重的合音都清清楚楚,要从强力重拍、丰富和弦的伴奏中听见Michael的歌声,fenestria给的Michael最是鲜明清晰。PMC的ATL传输线设计,越新的音箱,越不感觉拖慢的感觉。要传输线音箱低音快速,内部通道的阻尼材料是关键,PMC怎么做?那是秘密,没人知道,他们也不给人知道。现在做传输线音箱的厂家几希,PMC今日的成就不但让人刮目相看,在fenestria上展现的更是让人惊艳的低频表现。真的快,真的干净,而且与中高音的衔接真的自然流畅。鼓声除了质感真实,真切而准确,也是fenestria卓越之处。Michael唱的「Come Together」是众多版本中节奏最强劲的,想要体验fenestria的鼓声有多利落干净,有多强悍有力,跳听这首曲子就知道了。
They Don't Care About Us
Michael Jackson - HISt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Book I
宽松又深沈的低频,好像加了超低音一样
放起电影音乐,一对全音域发声的fenestria,让人惊艳不已。例如蝙蝠侠「The Dark Knight」,配乐就充满震撼力,随后第二轨的弦乐质感鲜明,带着冷冽阴暗的色彩,低频轻松自然,一点不费力。那种轻松感是好像配了一个调整得当的超低音一样;可是,事实上并没有。第三轨的打击乐纷陈,电子低频深沈无比,空气般的环绕着。而且Hans Zimmer配乐里有着宽广深邃的空间感,fenestria把这空间感说的好清楚。背后的男声合唱带着异教的神秘感,那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从音乐里透出来。电影音乐在电影里有多重要?你的系统又放出了多少?听「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开头的海浪声和鼓声,遥远的钟声,女声独唱,男声合唱。接着到了「新加坡」,音乐充满东方意境,空间辽阔,直钻地心的低频,强悍深沈。古筝的音质真好,拨弹之间还得见那恰如其分的尾韵,在飘渺的空气中荡漾,此时,空间感是辽阔的、深远的,fenestria描绘空间的功力真是优秀。任何电影配乐的爱好者,都该听听PMC音箱,这也好解释,好多音乐工作室都用PMC当监听音箱,这是我们贴近那些配乐家的快捷方式。而你知道为什么我选这两张OST吗?因为这两张专辑在创作时,都是用PMC音箱监听的。
A Watchful Guardian
Hans Zimmer;James Newton Howard - The Dark Knight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Collectors Edition]
一扇窗的这面与那面
fenestria,是拉丁文,意思是窗户,是一个能以打开、迎来亮光的窗口。音箱不正是为此而生吗?音箱要让我们窥见音乐的美好,并把音乐带给我们、令我们感动。fenestria,不仅是一对音箱,也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探索音乐世界的大千繁华,也可以认识与音乐产业紧密结合的PMC及那份属于他们的哲学。
One Day
Hans Zimmer -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器材规格
型式:7单元3音路传输线式落地音箱
使用单元:19.5mm SONOMEX软半球高音x1;75mm软半球中音x1;6.5吋复合材料三明治平面振膜低音x4
分频点:3.8kHz、380Hz
阻抗:4 Ohms
灵敏度:86dB
频率响应:23-25KHz
传输线长度:2.4m x2
尺寸( HxWxD):1700 x 370 x 623mm
重量:80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