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前段时间最火的硬件产品可谓是非智能音箱莫属,甚至业界一度认为,智能音箱的风口已然来临。喜马拉雅硬件总经理兼副总裁李海波这样描述智能音箱火热时的场景:在深圳南山区一公里以内,就有上百家与智能音箱相关的创业公司。“它们不知道市场、用户在哪里,只知道趋势来了,我得赶紧跟上。”
由此,智能音箱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回过头来看,2017年6月苹果HomePod智能音箱的发布,是国内智能音箱热潮的爆发的前奏。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当中,相继有喜马拉雅、小米、阿里、联想等巨头推出智能音箱产品。各大巨头的入局,俨然搅动了资本和创业者的神经。深圳市南山区绵延一公里百余家智能音箱创企的局面,成为了2017年这个夏天最为壮丽的图景之一,也见证了时代的盲目与浮躁。遗憾的是,这看似走上风口的智能音箱热潮,即使有巨头的加持、以及资本的助推,也并未如人们预期中的那样持续滚烫。“这绝对是一个泡沫”,李海波说道。他认为,接下来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90%的企业会被淘汰。智能音箱泡沫渐灭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叫Echo的全新概念智能音箱,其搭载了语音助手系统Alexa。该语音助手可以像朋友一样与用户交流,同时还能为用户播放音乐、新闻、网购下单、Uber叫车、定外卖等等。
作为亚马逊在智能音箱市场的初步尝试,亚马逊对于这款智能音箱能否打动用户,获得多大市场也并不十分确信。然而,令他们意外的是,市场对于这款除了播放音乐还可以聊天、叫外卖的小音箱格外青睐有加。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推出Echo一年多之后,亚马逊后续又推出了两款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智能音箱:Echo Tap和Echo Dot。而亚马逊的智能音箱销量也迎来了井喷式增长。2016年,在美国,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早已突破500万台,成为美国家庭小型音箱的销量老大。而在全球,亚马逊的Echo系列人工智能音箱(Echo、Tap、Dot)产品已经累计售出3300多万台。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的大卖,验证了智能音箱的市场潜力,也令许多科技公司垂涎不已。
2016年,紧随着亚马逊的步伐,谷歌推出了智能音箱Google Home。而今年五月,苹果则在WWDC上发布了HomePod。接下来的智能音箱在国内的火爆状况我们刚刚见证过:一大波互联网厂商小米、联想、阿里、百度等依葫芦画瓢纷纷推出的智能音箱;此外,喜马拉雅、酷狗、猎豹等外围玩家以不同姿势进入;海尔、美的等家电品牌紧急在小体型家电产品试水新技术......据科技自媒体“智东西”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做智能音箱的企业已近50家,此外,在智东西三个智能音箱行业相关的社群中,还有至少500家与之相关的硬件企业或技术提供商活跃在前沿阵地。
然而,与如火如荼的智能音箱创业热潮想成鲜明对比的是,智能音箱在国内市场惨淡和落寞的销售数据。据新浪科技报道,根据淘宝(包含天猫)电商平台,以“智能音箱”为搜索品类,为期30天的销售数据调查。月销量超过100台的店面超过21家,共覆盖15个品牌商(其中代工贴牌厂商不计入其内),整体销量为17645台,不足2万台。
“与欧美市场相比,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太过狭窄,甚至很少有市场分析公司愿意费力气统计销量。”某业内相关人士表示。据Counterpoint估计,今年中国智能音箱销量可能仅为200万台,而只有中国人口约四分之一的美国则市场则高达1400万台。并不乐观的数据表明,在国内,智能音箱市场还远未走上风口。智能音箱的冰与火一边是国外亚马逊Echo的大卖,谷歌、苹果以及微软的迎头赶上,一边是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的落寞。给我们的思考是,智能音箱在国内到底有没有足够的市场,为何国内外的用户对待智能音箱的态度却又是如此不同。仔细分析,原因大概有几点。
一是国内外用户对音乐的使用以及喜好的差异。在国外,人们注重生活品质,听音乐是每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必需,音箱的使用场景也更加丰富。例如,国外的家庭主妇会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音乐或新闻。而在国内,人们暂时还没有形成使用音响的习惯,并且智能音箱的主要消费对象年轻人大都忙于工作,在家里停留的时间不长。“中国用户更倾向于在路上消费更多内容,而不是家里的起居室和卧室。”
二是用户还没有形成语音交互使用习惯。罗永浩曾经提出,语音交互需要面临的更大难题其实是用户的心理障碍。这也是所有智能音箱的厂商不得不考虑的心理学问题,语音交互虽然可以提高效率,提高便捷性,但是人们对于语音交互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问题仍然需要解决。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即便如今语音控制已经成为当今智能手机的标配,但真正会利用语向手机发出指令的用户并不多。
三是当前的语音交互技术不够成熟。当前智能音箱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语音交互需要足够多大数据、互联网支撑,并且汉语相较英语更加复杂,语义理解难度更高。这使得目前的语音交互技术仍然不够智能,无法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体验。以阿里发布的天猫精灵X1为例,可以发现,用户的评价并不好。在贴吧以及电商平台,吐槽天猫精灵“太迟钝”,不够智能等问题非常多。
以上种种,不难看出,眼下的智能音箱热潮,更大程度上是一场短暂的狂欢。在国内,智能音箱市场,仍然还有非常长一段路要走。谁将笑傲江湖事实上,被各大巨头看上的智能音箱市场,其背后抢占的其实是一整个智能家居入口。通过智能音箱,帮助用户联通家庭所有智能家居用品,形成家居生态。
这意味着,这注定了会是巨头玩家的天下,没有软硬件生态以及软硬件整合能力的小玩家在这个领域将没有无机会可言。而作为创业公司,找准智能音箱领域一个较小的点切入,成为巨头的供应商或许是最好的选择。由此不难看到,在智能音箱市场,小米、阿里、百度、腾讯等拥有软硬件生态整合能力的厂商已经开始了智能音箱领域王者的角逐。占领客厅,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厂商的不言自明的野心。以当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小米和阿里,或许是最有可能实现占领客厅经济的厂商。小米方面,有米家硬件产品生态链加持,有着天然优势。
未来,人们也许经常看到的光景是,用户对着小米智能音箱说,帮我把小米台灯调亮一些,或者请帮我关掉客厅的小米空调等等。而阿里背后的庞大电商流量,以及YunOS深厚的技术、数据累积,强大的内容整合能力等等,也将成为阿里的王牌。未来,通过阿里的天猫精灵音箱,用户开口就能随时随地下单购物,定外卖,叫车等等。
当然,除了小米、阿里之外,腾讯、百度、京东的能量依旧不可忽略,而类似喜马拉雅、酷狗这样的内容提供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产品的延伸。而联想的智能音箱,更大程度上联想的AI技术和理想的落地,更是为了讲好联想的新故事。世界正在急剧的变化。智能音箱市场的未来,仍然充满了诸多未知和不确定。
语音交互技术或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但是智能音箱能否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入口仍然存疑。“当前阶段来看,智能音箱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生意。它无法成为入口,至少是无法成为主流的入口。”一位互联网业内人士一针见血说到。或者,也许我们可以悲观一点的预测,智能音箱未来成为鸡肋也有可能。
毕竟,在这个时代,智能手机已然成为了一切。“不要把智能音箱被视为家庭入口来想象未来,不要被这股虚火冲昏头脑。”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这样警告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