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音响是为了轻松地享受音乐,而不是为了被器材绑架而瞎折腾。“三轴听音法”用最简单的方式,听最正确的声音。必然会在音响界掀起一场“三轴”革命。
“三轴听音法”由台湾著名音响人蒋晓东先生创立,主张用最简单的方式,听出最正确的声音。那么,三轴怎么听呢?原来,“三轴听音法”就是利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时候在三维空间的三个轴向(X轴、Y轴、Z轴)呈现的不同变化,来判断音响系统放出来的声音是否正确。例如大提琴在独奏的时候,低音弦是在观众的左边,高音弦是在观众的右边,演奏时会呈现X轴(宽度)的变化;民谣吉他在独奏时,低音弦是在上方,高音弦是在下方,演奏时会呈现Y轴(高度)的变化;三角钢琴独奏时,低音键在离观众远的地方,高音键在离观众近的地方,演奏时会呈现Z轴(深度)的变化。以此,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判断音响系统的声音正确与否,如果独奏的时候都是错误的话,在播放大编制音乐的时候就可想而知了,基本上都会乱成一团。
在这里,笔者重点提一下,很多的读者在看完“三轴听音法”之后都认为,所谓的“三轴”不就是在讲声场的长、宽、高吗?实则不然,“三轴听音法”所表达的是音响系统在播放音乐是我们听到的乐器演奏是否与真实乐器演奏特质相符,以判断音响系统声音的正确与否。这恰恰符合我们对“原音重现”的追求。
9月中旬,适逢广州音响展,在展会结束的第二天,笔者有幸到广州番禺胜丰群音响拜会“三轴听音法”的创始人——蒋晓东先生。记得当天到蒋先生工作室的第一感觉就是糟糕,笔者逛过那么多音响公司和门店,还没有见过那么糟糕的听音空间。映入眼帘是一排音响器材(蒋先生的展示产品)背后却是一片大落地窗,而且四周的墙面没有做任何的声学处理,这在音响业界里面简直闻所未闻。在跟蒋先生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蒋先生并没有像其他实体店一样给我介绍产品的规格、参数、材质等东西,他只是让我坐下来听音乐,他放什么我听什么。当时我还认为他只会放某些他产品能表现出来的音乐,谁想到蒋先生一连放了7、8首曲子,都不一样风格的,从纯鼓类音乐到交响乐,从爵士乐到流行音乐,从发烧人声到摇滚歌曲,甚至连电音舞曲都放。这一路听下来已经不能用震撼来形容笔者当时的心情了,那已经颠覆了笔者对音响的认知了。好听!那交响乐的层次感、现场感;管乐器的明亮光泽感;那人声的通透感,无一不让笔者赞叹。尤其是那低频的能量感,那低频大鼓敲起来厚实而Q弹,让人回味无穷。而且,能将如此多风格的音乐都如此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的音响系统,笔者在展会会场根本就没听到过,即使是破百万的高价系统。
蒋先生表示,好的音响系统,就应该放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好听。如果一套系统放一种音乐好听放另外一种音乐不好听,那这套系统的声音结构有问题,他的声音三轴不正确。音响系统是在重放麦克风录制乐器演奏时的声音,如果我们想听到好声音,想听到原音重现,我们就应该研究乐器的演奏特质和一定程度的了解录音,而不是一昧的去追求音质、音色。音质、音色并不能成为判断音响系统好坏的标准。就用吉他来作例子,不同的吉他会弹出不同的音质音色,不可能每一个乐手都拿同一把吉他来录音;其次,不同的麦克风录出来的音质音色都会有所不同,不可能每一个录音室都用同一支麦克风来录音;再次,不同的录音室大小都不太一样,声学设计之后的混响时间都会有一点差异,空间的底噪也会不同,这也会使得音质音色不同,不可能每一个乐手都在同一个录音室录音。唯一不变的只有吉他在弹奏的时候会呈现Y轴的变化,而且低音永远都在上面,高音永远都在下面,这是有乐器的结构决定的不变的,而且也不会有乐手拿着吉他反过来弹奏。
“声音结构”、“声音三轴”这些都是在发烧音响界从未出现过的词语,这些东西真的存在吗?真的能成为判断音响系统好坏的标准吗?这不禁让笔者心中生疑,同时也想起自己当初刚接触音响的时候,时常上一些Hi-Fi音响论坛的网站、到实体店试听、与身边发烧友交流心得、去讨教一些烧友老前辈。一直以来,谈到音响,无一不是以音响系统的音质、音色、声场等来做判定标准的。很多发烧友为了自己家的系统更加接近原音,经常会去听现场演奏会。然后买一张那场演奏会的CD,回到家再以自己在现场听到的声音做标准,对自己家的音响系统进行调校,使其更接近原音重现。甚至,有一次,我到一个销售知名品牌的音响店去试听交流的时候。他们老板告诉我,他们为了能实现原音重现,曾经花大钱请过一位歌星到他们店里面交流。期间让他们的工程师记住这位歌星的音质音色特质,以后调校音响系统的时候就以这位歌星的歌曲来做标准,调到音质音色一致,以做到原音重现。这已经是笔者听到过能让音响系统最接近原音的方法了。但照蒋先生的观念,岂不是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
蒋先生则说:确实,发烧友去听演奏会;店家请歌星交流,以其声音特质做标准来调校自己的音响系统的做法会比自己躲在家里无意义的猜想声音特质来调整自己的音响系统的做法好一些。只是,他们却忽略了空间以及录音的因素。要知道,音响声音从来都是一门物理学,其中涵盖了电学、空间学、声学等细分学科。工程师听到歌星的声音是直接面对面听到的,而他们用作调试的歌星的CD片是经过录音设备录制得到的,经过录音设备,声音的音质音色就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录音室,不同的录音设备,也会使得音质音色有所不同,如果是现场演唱会的差异会更大。只要工程师多买几张那位歌星的CD,最好是在不同的录音室录制的,在同一套系统播放,仔细聆听,他就会发现音质音色的不同。更何况人声发声的频响范围大概是150Hz~2000Hz左右,音响系统能表现的频响范围一般都在35Hz~30000Hz左右,甚至更广。那他只用人声来做标准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他怎么知道,人声对了,其他乐器的声音就一定对?同理,演奏会现场听到的声音,也会跟经过录制的CD片放出来的声音有所不同。另外,发烧友去演奏会现场坐在什么位置?而录音的麦克风又在什么位置?这些都无从知晓,要知道会场如此庞大,坐在不同的位置都会听出不同的感受。这又怎么能作为调校标准。
蒋先生接着说:我也曾在网络上看过一些教发烧友辨别声音的文章,也基本上用音质音色作标准。例如“声音尖锐的就是错,声音甜甜的就是对”,这乍看之下都很有道理,谁都不喜欢尖锐的声音,谁都希望自己家的音响放出来的声音是甜甜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每个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都不太一样,那声音尖锐到什么程度才叫尖锐?你想象中的尖锐,跟我想象中的尖锐是不是一样的?同理,声音甜甜的就是对,那是要多甜?你对甜的定义跟我对甜的定义是不是一样的?我相信,我今天在讲座上用音质音色作标准来判别音响系统,如果有100个观众,那么明天就会有101种判别音响系统的标准出现。这就是为何如今有那么多发烧友说:音响根本就没有什么原音重现,自己听着爽就好。或者是用自己想象的声音当作是原音。
蒋先生表示:声音的音质音色,会随着空间的不同、录音器材的不同、音响系统的差异等而产生变化,那怎么能作为判断音响系统声音正确与否的标准呢?既然,我们知道音响声音是物理学,是科学,那么我们就应该用音响不变的定律来作为衡量标准。而“三轴听音法”所展示的正是音响的不变定律。因为“三轴听音法”提及的都是一些乐器结构及其演奏方式的固有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还是以吉他为例子,吉他的低音弦在上,高音弦在下,这是吉他的结构决定了吉他的演奏的时候,我们会听到低音在上,高音在下,这是声音的结构,不管吉他手是用什么品牌的吉他,录音室是用什么样的麦克风,麦克风在吉他的什么方位录音,都是不会变的。即使是有左撇子的吉他手,也会有定制的左手吉他,以确保吉他的低音在上,高音在下。所以我们可以同过音响系统播放吉他独奏的曲子来验证音响系统的声音在Y轴上的表现是否正确。同理,我们可以透过播放大提琴独奏曲来验证音响系统的X轴是否正确,透过播放三角钢琴独奏曲来验证音响系统的Z轴是否正确。
为什么我要用独奏乐器来作为判断标准呢?那是因为音响系统在播放独奏曲的时候,播放的乐器的画面感会比较大,让我们更加容易听出它们在X、Y、Z轴上的变化。如果播放的是交响乐这种大编制音乐的话,每个乐器就会变得很小,我们就很难去判断他们的特性。如果想用交响乐去判断音响系统“三轴”正确与否,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原则,响度越小的乐器在越前面,响度越大的乐器在越后面。因为如果响度大的乐器在前面的话,在合奏的时候响度大的乐器声音就会盖过响度小的乐器,使得很多细节都会消失不见了。所以交响乐团的前排一般都是拉奏类的乐器,例如小提琴。中间一般都是吹奏类的乐器,例如喇叭。后排一般都是敲打类的乐器,例如鼓。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响度原则来判断音响系统的三轴正确性。如果我们在听交响乐的时候,突然间听到鼓声或者铜管乐器的声音跑到整个乐团的最前面,把小提琴的细节盖住,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套音响系统的Z轴是错误的。其实无论是什么音乐都会有它独特声音结构特性,只要声音结构的三轴是正确的,我们就可以说这套系统更加有机会接近原音重现。
之后,蒋先生还跟笔者谈及一些他在进行“三轴听音法”推广讲座时,现场发烧友的反应:近两年,我在全国个地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场“三轴听音法”的讲座。在演示的时候都是用一套我的Cittalabs系统和我的I Pad用Spotify透过蓝牙传输来演示,很多现场发烧友听我介绍完我的音响系统都对我嗤之以鼻,表示:用蓝牙音源来演示Hi-Fi音响,一定不能出好声音。我都不以为然继续我的演示,等我演示结束后那些对我嗤之以鼻的发烧友都对我服气的时候我才对他们解释:一套声音三轴结构正确的系统应当用什么音源都好听。我们在外面听到的很多音响系统声音细节缺失,并非因为音源不够好,更多的是因为该系统的声音三轴结构错误而导致的。例如,听交响乐时因为音响系统的Z轴错误,鼓声跑到交响乐团的最前面,鼓声响度过大而盖住了小提琴的细节;听歌曲时,因为音响系统的Z轴错误,乐器跑到了歌手的前面,乐器声盖过了歌手的声音,是的我们无法听出歌手歌唱的情感等情况。当然,如果音响系统的音源品质越高,我们就能听到越多的声音细节,听到越好的音质。但前提是该音响系统的三轴结构是正确的。
之后,笔者又向蒋先生讨教了许多音响方面的知识,蒋先生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长达8个小时的听音交流之后,笔者就有一种预感:“三轴听音法”必然会在音响界掀起一场“三轴”革命。因为蒋先生的“三轴听音法”完全打破了我们对音响声音的传统认知,但却又更合情合理。
胜丰群音响台湾地区服务电话:03-6579351
胜丰群音响大陆地区服务电话:13802832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