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40多年黑胶唱片机
更新时间:2016-12-16 9:46:33 编辑:温情 文章来源:音响网 调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导读] 影像中的风情的老上海,总缺不了佳人倚在软榻上,身边是留声机与唱片机。拨动唱针,轻触黑胶唱片,流淌出的醉人曲调瞬间在小屋子里弥漫开来,连带着岁月也似乎泛着阳光,充满温柔。
影像中的风情的老上海,总缺不了佳人倚在软榻上,身边是留声机与唱片机。拨动唱针,轻触黑胶唱片,流淌出的醉人曲调瞬间在小屋子里弥漫开来,连带着岁月也似乎泛着阳光,充满温柔。
当相机界已经被数码相机横扫之后,唱片机界,却依然有人坚持用最用心的方式,一点一点用手敲打出最令人魂牵梦萦的唱片机。来自台湾的唱片机制作大师郭灯松,手工制作唱片机40年有余。由他制作的唱片机播放出的声乐,就像是将一整个乐团搬至家中,专门为你开了一场演唱会……
一幅纸质台湾地图用透明板压在餐桌上,泛黄的报纸被装裱在相框里,挂在墙上;电视周围是硕大的红黑色音响,窗户边的矮柜里,近百张唱片悉心收藏,矮柜上,排列着的是三台唱片机……
一走进郭老师的家中,仿佛人也跟着穿越——如果你错过了黑胶辉煌的时代,来这里,或许还能感受一番。郭老师放着他最爱的日本音乐人藤圭子的唱片,50年前的唱片,如今依然轻吟浅唱,嗓音瞬间包围住整个空间,仿佛藤圭子就在正中间唱给我们听。
客厅面积不大,却布置得温馨。那一整套硕大的音响、电视机下精致的胆机、窗台边的唱片机,就是郭老师的手工作品。
“左边那台是1957年瑞士产的一台老唱机了。”郭老师说道,“右边这台是德国产的,已经有40多年了。”而中间那台黄铜转盘的,则是郭老师自己打造的。
关于郭老师的履历,在台湾时就已经颇为有名,20世纪90年代就有媒体报道过关于他手工制作唱片机的坚持,至今,他已然有了40多年的手工制作唱机的历史。“不能说坚持,因为我是喜欢,做喜欢的事情,不存在坚持不坚持。”郭老师说道。
5年前,太太退休后,为了实现年轻时的诺言,郭灯松跟随太太回到了她的家乡——杭州。于是从此音响或者唱机界都知道,杭州有个唱片机手工制作大师,杭城或者周边地区的唱片机爱好者也纷纷过来向郭老师预订。
“做唱针,用的都是钻石”
唱机、电机、胆机、音响,这一整套与唱片机相关的,郭灯松老师都可以用手工打磨出来。
“最重要的是要稳定。这其实也是早期德国的做法,注重重量和避震效果。底盘重量至少15公斤,轻了就会产生共振,唱机与唱针一起轻微震动,出来的声音效果就会有混音。”
更精致到具体每个细节。“唱机轴心、电机的转动速度和温度,唱臂的灵敏度……这些都要维持在同一水平。”郭老师说道。人们常常将目光放在转动起来的唯美的唱片盘上,其实中间转动的轴心才是关键,它的运行平衡稳定,才会将模拟声释放。
轴承要重要稳,然而唱臂要轻要灵敏。比如轴承,用比钢的硬度还硬的陶瓷,唱盘则选择稳定性更好的黄铜合金或者其他质量重的材料。但唱臂就用轻盈的铝合金和木头结合。“这些都是要相互配合的,才能有稳定的声音。”
转盘上那枚小小的唱针,也要特别注意,播放时小心将唱臂移到唱片的纹路里,将唱针对准纹路,放下,然后音乐流淌。
“我用的都是钻石,相比钢针,钻针更耐磨,至少可以用50年。钢针会越来越钝,尖角变圆角,与唱片纹路的接触就会越来越宽,影响播放。”单就这一根23厘米的钻针,就已经价值好几万元。
做一台有时需要一年多
制作一台手工唱片机大概需要多久?
“那多了去。”郭老师将我们带到客厅旁边的工作室,指着5块有着漂亮纹路的木头横切面说道,“这几块还在风干,光等它阴干的时间就少说也得半年。好东西都要靠时间沉淀出来。”郭老师感叹。
一个咖啡店老板托郭老师做的唱片机,郭老师根据咖啡店的风格用德国榉木设计了简约的T字形,这几块接下来就开始设计轴承和唱臂的位置,制作轴心了。
“最少3个月,多的一年多也有。”
“刚来杭州时,我每天都想着要回台湾。现在,我回台湾待几天,就想着要回杭州。”郭老师打趣道,“来杭州后才知道,这里喜欢黑胶的年轻人也很多。”
来拜访郭老师的,可不只黑胶爱好者,甚至还有唱机制作公司。前不久广州那边的唱机制作公司就来找郭老师询问技术方面的问题,全部告诉他,知无不言,我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当然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将黑胶唱机做好。
“我一个人不会做出全世界,但是我用我的本心去做事,全世界会把一个空间给我,就够了。”
文章来源:音响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