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人认为智能耳机是刚需,包括做它们的人。
事实上,即便扩大到整个耳机品类,不少人对其认知还停留在随手机的赠品上,哪怕是愿意花超过300元购置耳机的人都为数不多。一些从业人士向网易科技坦言,市场一开始就小众,智能耳机成为爆品的可能性很小。
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涉足主流智能硬件领域,智能耳机这个不怎么被看好的细分市场,也迎来了一些入局者。
G-Wearables是一家不足百人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最近完成了A轮融资,他们此前做过一款类似Misfit Shine的可穿戴设备Goccia。现在他们推出的第二款产品,却锁定在一款智能运动随身听上。
G-Wearables CEO郭成毫不避讳转型的缘由,“可穿戴我们拼不过某些巨头,于是进了一个巨头可能都不屑于进来的小市场”。这个看起来似乎知足过头的创业者觉得,能把累积销量卖到20万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眼下,比起想着法儿的卖东西,他更热衷于去研究技术和“需求”。
毕竟,即使没有巨头入局,能否让这个几乎不存在刚需的市场成为一个“市场”,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智能化之前,先消灭耳机线
虽然智能耳机从业者选择的方向不同,但在“消灭耳机线”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Vinci合伙人左小鹤告诉网易科技,智能不智能是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智能耳机一定要比普通耳机体验要好,而“耳机线是影响体验的第一道难关”。基于此考虑,Vinci采用了WiFi,而“大耳机”的头戴设计的确规避了外置线材的麻烦,不过机身体积难以避免的显得稍大。
对于耳塞型耳机来说,虽然便携性更佳,但线材带来的麻烦愈加突出。包括存放、碍手碍脚的使用体验以及运动时线材晃动对音质产生的“听诊器效应”,都是使用者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使用市面上一般的蓝牙耳机,两只耳塞还是需要线连着。
于是郭成的gogo耳机直接去掉了连接耳塞的线,只留下了两个独立塞子,在他看来,“没有线”是gogo最大的特色之一,也确确实实满足了一些对体验要求更高用户的需求。
但“对体验要求更高的用户”到底有多少,并没有人知道。
而对最愿意为耳机付费的耳机发烧友来说,其关注点并不在有没有线上面,而是音质本身。据网易科技调查,一些烧友甚至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质花几百上千给耳机换线,这与智能耳机厂商“消灭线材”的目标有所背离。
对此左小鹤解释称,事实上,虽然这部分人消费力和对耳机的关注度较高,但Vinci耳机不是为了他们而设计,定位还是偏普通人一些,“我们想告诉他们,音质不差、同时没有线缠来缠去的耳机是存在的”,或者说,Vinci想针对普通消费者创造对耳机品类的一种新需求。
智能化之道,押注细分场景
去线材化处理仅仅是第一步,在完成对品类的优化后,与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一样,智能耳机厂商们需要更实际的使用场景。
gogo选择了运动场景。在做gogo之前,郭成了解过运动器材的价格,“较专业的运动人群,对价格普遍没有一般消费者敏感”,如果为这部分垂直人群做好服务,很可能会为这款智能硬件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郭成明白,倘若不谈智能,运动耳机市场有着太多大牌竞争对手,如果智能化不能提供一些运动人群实际需要的功能,那它就仅仅是个噱头。
最终,郭成从他认为的运动耳机三个痛点----不缠着、不掉下来、能测心率入手:不缠着就直接抛弃线材,不掉下来可以用工业设计解决,测心率的话,加上传感器就好了。但这时候遇到的问题是,数百元的gogo由于传感器成本限制,在动起来时测心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
郭成有些无奈。他还推出了另一款售价249美元的gogo-s,用了更好的传感器,“动起来之后心率也比较准确了,同时加了IP67的防水”,贵了一些,“但没办法,一分钱一分货”。
另一款智能耳机产品Vinci,与gogo不同,主要押注的是日常出行场景。
左小鹤表示,Vinci最智能的地方在于,戴上耳机开始放音乐,取下立刻停止;用户甚至不需要关联账户,耳机根据用户此时的身体状态,会播放最合适的音乐。当然,譬如喜马拉雅这类电台Vinci也没有漏掉,各种个性化的算法处理有望让其成为“最聪明”的耳机。
个性推荐需要联网,左小鹤说,Vinci可能会走运营商定向流量。总之,会优化好这一场景下的使用链条,“努力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不摘下耳机”。
智能耳机的未来:走向融合?
不过,当前智能耳机的使用场景还是相对垂直。如果将智能耳机扩展到智能头戴设备,可能更富想象力。
事实上,近期入华的Glyph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正是一款耳机设备。当用户将Glyph的耳机横梁拉到眼前,这款耳机立刻变成一个虚拟现实眼镜。
Glyph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Glyph瞄准的是电影视听场景下的服务,耳机+虚拟现实融合了两种头戴式设备,并在标的场景下有着胜过单一耳机或单一VR眼镜的体验。
左小鹤也认为,人的头部只有一个,耳机作为传送声音信息的设备,其实有更多故事可以讲,只是当前Vinci精力所限还得先做好眼前的事。事实上,此前Glyph的美国开发商Avegant CMO Azmat还告诉网易科技,未来Glyph有可能将横梁做的透明,最终或将其做成类谷歌眼镜的设备。
虽然有这种可能,但现在在耳机上下功夫的智能硬件厂商还是不多,即便一些厂商考虑到了声音层面,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附庸,留出一个耳机借口,并没有从声音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融合可能并不是智能耳机厂商眼中唯一的未来。
左小鹤告诉表示,虽然Vinci是一款智能硬件产品,但设计师下了不少功夫,公司也有意去扩展到时尚人群。“我们设计了六种颜色,起码带出去不low,这种设计感就目前来看,已经引起了一些时尚界人士的注意”,她补充道,未来Vinci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一些时尚圈的玩法。
而时尚产品的溢价高于科技产品,这一点从Vinci对标的Beats上就能看出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从业者考虑从耳机音质这一最原始的属性上去扩展太多。“音质不是软肋就好,”郭成告诉网易科技,一般消费者辨别不出专业音质和普通音质的差别,这也不是他们的强项,而发烧友人群同样也被他们排除在外。
“哪怕是将来,Vinci可能也不会是能辨别出水电、火电、核电对音质影响的人喜欢的东西,”左小鹤表示。
|